责任编辑:侯利群发布时间:2021-12-24点击数:19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纪检监察信息简报
〔2021〕第07期
中共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编
二0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典型案例】
王某,某中级人民法院A庭审判长、三级高级法官。李某,该法院B庭受理有关案件一方当事人。
2020年4月,王某接受李某的请托,承诺向B庭案件承办法官打招呼对案子予以关照,并收受李某现金50万元。后王某持续对该案进展予以关注,并认为李某本就能够胜诉并无打招呼的必要,遂没有向承办法官打招呼。2020年6月,该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胜诉。
【分歧意见】
本案中,对于王某收受李某50万元的行为如何定性产生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虽接受请托,但既未实施斡旋行为,也未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李某谋取不正当利益,王某的行为属于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反廉洁纪律。
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虽未实施斡旋行为,但是王某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已经受到侵害,其承诺斡旋已构成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构成受贿罪(斡旋受贿)。
【评析意见】
笔者赞成第二种意见。本案争议的实质问题是,承诺斡旋是否构成受贿罪(斡旋受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判断。
一、承诺斡旋已侵害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刑法规定受贿罪,本质上是要惩治侵犯职务行为廉洁性的行为。一旦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受到侵害,并具备为他人谋利的条件,则应予以惩治。
斡旋受贿,立法明确“以受贿论处”,并将其拟制为受贿罪的一种特殊行为。承诺斡旋,行为人虽然索取或者收受财物后仅仅承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未实施斡旋行为,但是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已经受到侵害,只要承诺不是虚假的,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就会进入实施、实现阶段。
本案中,王某作为某中级人民法院A庭审判长、国家公职人员,应当秉公用权,不得干预插手司法审判活动,但是从收受李某50万元,接受其请托,并承诺为其案件打招呼起,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已经受到了侵害。
二、承诺斡旋符合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证据适用标准
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备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的,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2016年“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受贿罪中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可认定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着手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为他人谋利事项是否完成均在所不问,既不影响定罪也不影响既遂的认定。因此,斡旋受贿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接受行贿人的请托,出于真实意思,承诺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无论是否实际已向该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均应视为为他人谋取利益。
本案中,王某明知李某的请托事项不正当,仍接受请托,虽未实际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打招呼说情,但其承诺斡旋行为应当视为承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认定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斡旋受贿中的贿赂是行为人承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对价
在斡旋受贿罪中,无论行为人是索取还是收受请托人财物,均需要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才能以受贿论处。也就是说,斡旋受贿中的贿赂,是“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对价。根据2012年“两高”《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的,应当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精神,承诺斡旋虽未采取实际的斡旋行为,但是行为人答应以违法违规的方式替请托人的案件说情打招呼,已满足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件。斡旋受贿中权钱交易的对价,不是行为人实际的斡旋行为,也不是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不需要被斡旋的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请托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也不要求被斡旋的国家工作人员认识到行为人索取、收受了请托人贿赂。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请托人请求的事项不正当或者要求行为人以违法违规的方式帮助请托人实现目的,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并承诺、实施或实现斡旋行为即可。
司法实践中也遵照该原则予以审判,如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6)京03刑终540号、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粤01刑终2106号、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同刑终字第21号等,均对承诺斡旋谋求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以受贿罪论处。
本案中,王某收受贿赂后,持续关注案件,熟悉了案件的情况,通过分析,认定请托事项不经打招呼即可实现,故未实行斡旋行为,这与承诺行为本身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如请托事项不具备自身可实现性,王某可能会采取其他违规行为助力实现该请托事项。王某未实行斡旋行为,不是基于对职务行为廉洁性不可侵害的自省,而是基于接受请托后跟进案件进行综合判定作出的决定。(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8月10日上午,湖南省常宁市纪委监委四级主任科员张小华在工作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便躺在沙发上稍作休息,想等缓解过来再继续工作。
但这次张小华没能再扛过去。因病情急速恶化,张小华被送到医院时已不能说话,傍晚5时,他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5岁。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对党忠诚,对群众贴心,对自己严苛。”这是张小华写在微信里的话,正是用这样坚实的信仰和踏实的工作,他把一个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平凡的故事留在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
“他总说‘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可他却从没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在担任镇纪委书记的8年间,张小华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民初心。
对于这位皮肤晒得黝黑,经常走在田间地头的镇纪委书记,村民都知道,只要他来村里,不是来了解大家的诉求,就是来帮村民解决问题的。这一点,三角塘镇三角塘村贫困老人詹冬山感触很深。当他得知张小华去世的消息后,老人难掩悲伤,反复说:“我欠他一声‘谢谢’。”
2020年4月,三角塘镇纪委接到问题线索,该镇自来水厂2018年向当地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违规收取了自来水管网入户建设费。镇纪委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水厂资料不全,违规收费到底涉及多少户、多少金额,很难查清。
面对难题,有人劝张小华:“能查清多少是多少,想全部查清,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张小华却不这么认为,他说:“给我一周时间,我将底子摸清,坚决把该退的钱退掉。”
张小华带领调查组走访了165户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有的当天不在家,他就第二天、第三天再去,直到问题查清了为止。
“他说收的1500元钱是违规的,一定会退还给我。我当时觉得不太可能,收了的钱怎么会退回来?”詹冬山还清晰记得那天一大清早,张小华上门询问时的情景。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张小华就亲手将1500元送来了。
“为了把钱退给村民,他很拼!”三角塘镇纪委副书记李向阳回忆说,张小华带着他通宵查账。有次查到凌晨4点,张小华说身体不舒服,就在办公室沙发上眯一会儿,醒来后又接着查,直到把37万元资金和村民一一对上。
“他总说‘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可他却从没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板桥镇原纪委委员邓勤回想起和张小华在一起工作的场景,不禁哽咽着说,张小华在板桥镇任纪委书记期间体重下降得厉害,瘦得脸上都没肉了。他不舒服时就躺一会,身体好一点又接着工作。
“他总能把纪律讲到大家心里去”
只要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张小华都会放在心上、用心解决。2017年端午节前一天,板桥镇樟塘村委因村级财务不透明,导致许多村民到镇纪委上访。
“当时我觉得,这不是紧急信访件,可以等过完节再办,但他非要在节前把事情查清楚。”邓勤回忆,张小华说,如果这事没有个说法,老百姓节都过不好。
为尽快弄清村民反映的问题,张小华和邓勤在樟塘村村委翻了一天一夜的票据,发现原来是一场误会。而此时张小华顾不上整夜未眠的疲倦,又马上打电话逐一回复村民,及时化解了群众的心结。
“喜欢讲道理的张小华总能把纪律讲到大家心里去。我以前有酒瘾的,但现在不喝酒了。”李向阳说,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他一日三餐都要喝点酒。而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张小华时刻提醒他:“纪检干部自己做不到,怎么去监督别人?”
张小华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久而久之,李向阳的酒瘾也就慢慢戒掉了。
“村里修路的工程项目开工后,在修路材料尤其是资金使用上,张小华都盯得很紧,打电话问工程预算情况、去店里了解水泥、沙子价格,他甚至会拿着尺子去施工现场量水泥的厚度。”三角塘镇原镇长吴柏林说,张小华是他见过的最“较真”的纪委书记,面对村民的利益,他经常跟施工方“较劲”。也正因为他的较真,村里用最少的钱修了最好的路。
“路修好了,可张书记不会再来了。”板桥镇新桥村支部书记阳细毛听闻张小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感慨说,这样为村民着想的好书记为何会走得这么早?
“成不了大路,就做最美的小径”
“成不了大路,就做最美的小径”,这是张小华的微信签名。而这句话,成了张小华留给纪检监察战线上同事们的最后画面。
今年5月,张小华作为常宁市优秀乡镇纪委书记交流到市纪委监委机关工作。长期在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镇纪委书记的张小华,对电脑使用不是十分娴熟。到市纪委监委报到第一天,张小华便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两个月内要学会打字。
原来,张小华电脑打字只会“一指禅”,这样打字在乡镇纪委工作时虽说慢点,但勉强可以应付。而到市纪委监委机关后,他看到同事用电脑制作笔录、拟写调查报告时打字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他觉得自己会拖大家的“后腿”。
“当时张小华很认真地对我说‘做笔录这件事,你先担着,给我两个月时间’,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的。”与张小华经常“搭档”办案的常宁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徐田生回忆,大家都没想到张小华为了提高谈话笔录效率,跟打字较上了劲。
于是,张小华自费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请女儿给他安装了一套“金山打字通”软件,他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每天在家练半小时,在办公室也是抢着干打字的活,硬是在两个月内过了“打字关”。
7月30日上午,正参与办理案件的张小华和徐田生前往长沙调查取证,计划一个上午外调后返回常宁,这样就不耽误下午的谈话工作。而他们跑完5个单位后已是11点40分许,还有一个单位没去,从地图上看,这家单位距离他们1.2公里。
“打车恐怕来不及了,要不我们跑过去吧!”徐田生回忆,张小华说完就跑了起来,最终赶在中午下班前顺利完成了外调任务。而他早已是汗流浃背。
在纪检监察工作一线耕耘的8年里,张小华经手查办案件36起,没有一个申诉的。他多次获得市级“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监督检查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