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丽娜发布时间:2021-07-05点击数:19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当个人精神与时代同向同行,就将汇聚起强大的国家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也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着国家永续发展,民族走向复兴。
对于个人而言,精神就是内驱力。
无论是困难时期,还是危机关头,精神都会产生无穷动力,创造人间奇迹。
阻新冠肆虐,钟老年深夜赴汉;愿苍生温饱,袁公九旬日下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正是有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情怀,才坚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正是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林则徐才会在强权环伺下虎门销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雷锋、焦裕禄、袁隆平、黄大年、南仁东、黄文秀、张富清……民族精神缔造了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他们的精神已经化作耀眼的星光,引领着我们勇毅前行。
对于团队而言,精神就是定盘星。
团队精神体现出的是意志坚如磐,信念不动摇,行动听指挥,无往而不胜。
北斗诸星有伴,神州无帆探幽冥;云上天宫无言,嫦娥悟空奔九天。平均年龄仅33岁的航天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的黄大年团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团队、孕育新希望催生新梦想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团队……当一个团队长期顽强奋斗衍化成性格特征,便生发出凝聚人心、披荆斩棘、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亮剑》中李云龙有这样一段话: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李云龙带领的部队之所以“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正是因为这个团队具有一种亮剑精神,这种精神已经牢牢的融入集体,成为“主心骨”、“定盘星”。
对于国家而言,精神就是国之魂。
历史充分证明,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振兴中华,革命信念燃燎原星火;卫我山河,舍生忘死造朗朗乾坤。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延安精神;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就其根本内涵和核心要素而言,又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理想信念坚定、密切联系群众、勇于自我革新等等,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独特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宝贵财富,鼓舞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最大的风险,是无视风险;最大的危机,是精神懈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西方科技封堵、舆论压迫、文化入侵、经济制裁无所不用其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地球村和平薄薄如纸,全球化链条岌岌欲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车轮正向我们狠狠碾来。
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发扬斗争精神,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为此,在最为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更加迫切地唤起时代精神。精神在,灵魂就在,希望就在,力量就在。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精神是饱经沧桑仍葆初心的坚韧,是无畏风雨砥砺前行的坚守,更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从容。当代青年是民族精神的接续者,更是时代精神的缔造者。这一代的青年人,就是要把中华民族送到世界舞台中心的一代人。让我们用理想信念补足革命精神之钙,用不变初心厚植革命精神之基,用真抓实干锤炼革命精神之魂,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作者:朱颖华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