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丽娜发布时间:2021-02-24点击数:12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学习过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学习过西方的多党制、两院制、内阁制、总统制,而且这些学习都十分真诚。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中国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磨难后的重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绪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巩固人民解放:巩固人民解放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优势的求自由过程,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把官僚资本主义也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维护民族独立:维护民族独立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政治优势的求独立过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国运衰微、贫穷落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惨处境,民族独立的伟大梦想基本实现。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实现国家富强:实现国家富强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模式的求发展过程。由于帝国主义不愿意失去巨大的原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倾销地,不愿意富强的中国出现在他们面前,断绝了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路。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在江南一带昙花一现,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正如毛泽东所讲“资本主义也能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因此,这条道路,中国走不得。”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应当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毛泽东曾讲“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的目的就是占领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确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毛泽东1950年出访苏联,参观苏联工业化。他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就是增强了建设强大国家的信心,从社会主义的苏联看到了中国的建设方向。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改造是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
人民民主的政治基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人民民主是现代政治的核心要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是具有深厚中华文明底蕴的制度,也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伟大创造。
阶级关系的社会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帝国主义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由这个国家的国情文化经济相关,特别是人民的选择而决定。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人民不做西方列强的附庸: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废止一切不平等条约。党和政府在用武力清除一切入侵之敌的时候,坚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采取不同对策,废除就中国与外国签到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与影响,中国人民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里,中国就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光焰普照大地,迅速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人民不做剥削阶级的帮凶: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所有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与剥削阶级做最彻底的斗争。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比过去大得多的地区进行土地改革”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涉及人口最多的土地改革。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占全国人口最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最重要的劳动资料,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人民反对剥削压迫的必然选择。
人民不做腐朽落后势力的保护伞: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力量,巩固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同要求落后腐朽势力做最彻底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国内反动势力仍在垂死挣扎负隅顽抗。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迅速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之所以能够积极投身拥护土地改革,毫不留情地肃清地富反坏右势力,就是因为翻身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充分证明了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国际共运史上曾经有过激烈争论。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走向社会主义。
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列宁批评是“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预言,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列宁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用英、法、德、美、日等历史发展说明:“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邓小平指出“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
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经过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的。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确保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基于: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使然。“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曲折地前进的”,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给苦苦探索救国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归宿是社会主义。
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初心使然。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崭新篇章。
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使然。当时我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为自然经济,只不过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而已,正因为在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中国共产党才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理想。它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最科学最崇高的理想。因为它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大势所趋的历史选择。更需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奋斗,突破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世界性难题。
“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邓小平讲,毛泽东主席的最大的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成功的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习近平讲,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继续前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意义重大,关乎中国未来,影响世界走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毛泽东多次说,1949年那样大的胜利,并没有使我高兴。到1955年,当我看到有那么多的农民参加了合作社,接着是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我开始高兴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很了不起。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贡献。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讲话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共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经验的创造性结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规定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新的起点,其意义重大。
历史性突破:改变了中国面貌,改变了世界格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成果;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世界性贡献:为发展中国家借鉴,为发达国家的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具有显著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政府,同时还要有一套科学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定借鉴作用。中国的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接受中国制度成功实践的现实,并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局限性,同时应该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努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疫情中优越性凸显: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效能上的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新冠状肺炎中国战“疫”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每一个阶段性成果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英雄的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制度优势最有力的证明。
中国政治制度有较强的民族性,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多次召开常委会会议,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很多人大代表在医疗、科研、生产、救助战线上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充分展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风采。国内外的对比,使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更加充满信心。这是西方国家议会制度无法比拟的,两种不同制度导致了不同的防疫理念、模式和效果。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就是在同各种疾病灾难的抗争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疫情同样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我们中国共产党正在用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做出中国贡献。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启“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彰显“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什么共产党?共产党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是一个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旧时代”落后面貌,同时不可逆转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光明前景的伟大政党。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的世界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绘制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中国之治”越来越展现出“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壮丽丰碑。
马克思主义真的“行”、中国共产党确实“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好”!
(作者简介:朱颖华 1963年出生 党史专业 三级教授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